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:
秋分已至,夏日的燥热渐渐褪去,俗话说:“燥气初萌,阴阳转换”。初秋时节该如何养生?如何顺应时节调整作息、饮食与情志,为秋冬健康养精蓄锐?相关专家为您一一解答。
入秋后,天气逐渐转凉,空气中水分含量下降,许多人开始感到皮肤紧绷、喉咙发干,有的人甚至情绪变得低落、烦躁,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。如何科学调养,做好秋日养生?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、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全科主任医师杨通神介绍,从中医角度看,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肺阴,有可能会出现口干、干咳、皮肤及鼻腔干燥、情绪悲凉低落等秋燥表现。因此,养生应围绕滋阴润肺展开,借助食疗等多种方式缓解燥象,保护身体。
在应对秋燥方面,杨通神推荐以温和有效的食疗为主。例如,可用百合、银耳加适量冰糖炖成百合银耳羹,日常食用有助于滋阴润肺,改善皮肤干燥。还有一种经典饮方是梨汁蜂蜜饮,将雪梨榨汁待温度降至40℃以下后,调入约15毫升蜂蜜均匀搅拌。“雪梨能清热润燥,蜂蜜则润肺止咳,又能润肠通便,但糖尿病患者应减少蜂蜜用量或以甜叶菊替代蜂蜜,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。”杨通神表示。
银贝雪梨汤和杏仁粥也是适合秋季的药膳,具有滋阴化痰、润肺止咳和助消化的功效。偏好咸汤者,能够尝试陈皮地蚕瓜豆汤,陈皮、地蚕、冬瓜、扁豆和黑豆为主材,能清热润肺祛湿,尤其适合阴虚湿热体质者在秋季服用。
除润肺之外,中医强调天人相应,秋应于肺,肺为娇脏,在志为悲(忧),秋季会出现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的自然景象,很容易触动人体肺脏,使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凄凉、悲伤、忧愁的“悲秋”情绪反应。“悲秋状态是季节性的不良情绪反应,通常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善。”杨通神说,秋三月应遵循“少辛增酸”原则,饮用由忘忧草、酸枣仁、玫瑰茄、甜叶菊组成的酸枣玫瑰忘忧茶调节情绪,有助于畅肺疏肝、安神解郁,适合情绪不佳、睡眠质量较差的人群日常饮用,更适合用于悲秋综合征。
“保持早睡早起、适量运动、注意保暖,避免冷风直吹,同样是秋季养生不可忽视的环节。”杨通神提醒,在合理的安排饮食的基础上,可适当搭配艾灸、拔罐、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法以增强肺功能,但也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。
初秋之季,除了饮食进补,是否还有别的中医养生方式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更好地吸收补益的效果,达到事半功倍?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中医科专家赵士葳来了解答。
他表示,除了饮食进补,还需通过调整生活小习惯以助“吸收”,使补益效果事半功倍。中医养生进补强调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,补品需依靠脾胃运化才能转化为气血,故养生需整体调理。
首先秋冬应早卧晚起,保证充足睡眠,顺应阳气潜藏规律。晚间11时前入睡有助于肝胆经修护,也帮助肝胆代谢毒素调节气血,避免肝胆功能失调。早晨可等待日出后起床,避免寒邪伤阳。中午适当午休20—30分钟可补养心神。
其次,运动能健脾助运,推荐太极拳、八段锦等静态柔缓中医养生项目,睡觉前可按摩足三里、三阴交5—10分钟,增强脏腑功能,也可以用艾灸气海穴和关元穴,每周1—2次,每次10-20分钟,温中散寒健脾、培元固本。
另外,大家也可通过打坐、冥想、听音乐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。秋冬季容易情绪低落,多晒后背,可温通阳气、舒缓情绪。进补并非单纯吃补品,而是通过饮食、作息、运动、情志的综合调节,使身体达到气血通畅、脾胃健运的状态。唯有如此,补益之物才能真正化为己用,实现“藏精于内,开春打虎”的养生目标。
秋季是丰收季,农村里农活增多。农村老年人在劳作过程中,有可能会出现劳累的情况,症状和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征兆相似。如何区分正常的劳累和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前的危险征兆?出现啥状况必须立马停止劳作并求救?
桂林市灵川县公平乡和平村卫生室村医秦小芳提醒,农村老年人干农活如果感觉疲倦劳累,要注意判断。一是看缓解情况,休息后是否迅速恢复。如是正常劳累,休息1—2小时或睡一晚后,乏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会明显减轻,再次活动时体力可逐步恢复;危险征兆则是休息后不适仍持续,甚至加重。比如原本休息后能缓解的胸闷,在休息半小时仍未好转,或反而出现胸痛,都需高度警惕。
二是看伴随的具体症状。正常劳累只有肌肉酸痛,全身乏力,无其他异常,若伴随胸痛尤其胸骨后压榨样痛,胸闷、心慌、气短,甚至出汗、恶心,或者头晕(天旋地转感,非普通头昏),一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(如拿农具时突然掉了),说话含糊,想喊人却咬字不清,视物模糊,莫名的牙痛,肩背痛但又无明显劳累诱因,或按压有凹陷,休息后不消退下肢水肿等,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心脑血管疾病信号,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。
三是看发作场景,是否异常触发。正常劳累,多在持续干重活,如收割、搬运后出现;如果是危险征兆,可能在较小活动,如走路、弯腰时突然发作,或安静休息时莫名出现,甚至夜间睡觉时被憋醒,与劳累程度不匹配。
秦小芳提醒,若出现上述危险征兆,尤其是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,需立马停止农活,适当休息,必要时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救治。
视频丨东博会火爆出圈的白头叶猴IP玩偶“灵柒柒”和“BB柒”,创作灵感来源于崇左!
上一篇:三峡小脐橙百亿大产业
下一篇:安德利公司新闻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