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小镇概念应该不难理解。然而望文生义常会出错,而且不容易形成比较精准的理解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又为什么不能给特色小镇,特别界定一些具有浙江特色的内涵和外延呢。
20多年前,曾去日本静冈县磐田市考察雅马哈集团。磐田市从我的眼光看,其实就等于个镇。当时听说磐田市只有8万多人口,从谷歌地球上观察,大概10余平方公里。而磐田市的特色,就是因为有一个雅马哈集团。
雅马哈有近两万员工,几乎多半在磐田市。这个集团是1887年,从偶然修理好一台风琴的机缘中起家的,1900年以后开始生产钢琴,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摩托车,慢慢的变成为一家主打文化体育产品的综合性国际集团。当年陪同的日本朋友向我介绍说,在磐田市,几乎每一家都有人在雅马哈工作。以我们现在眼光看,这是正宗特色小镇。
特色小镇的这个特字,应该有比较高的要求。比方说,小镇上某个企业具有主体的地位,如横店集团之于横店镇,意尔康集团之于温溪镇;又比方说,某个产业或某个产品决定着全镇命运,如圆珠笔之于分水镇,云计算之于杭州转塘的云栖小镇。如果一定要有定量标准,则主体企业、主体产业或主体产品,起码应占四五成或以上份额。当然,这可以包括横向或纵向产业链。
镇这个词,在中文里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。我倒是觉得,对于镇,我们不必过于望文生义。这既可以是英文“town”的概念,实际上就是中文里集镇的意思,还可以仅是数百至一两千人的聚落。我在泰顺考察过氡泉,是海拔300多米的一个酒店群,虽然不具有中文里镇的特质,但也可以称之为英文里的“town”,似乎也能自行认定是一个特色小镇。
现在中文里的镇这个词,也应该有一点英文“city”的意思。英文“city”用中文表达则可能很复杂,既可以是一个很大的市,也可以是一个仅数万人口的所在。而这样一个数万人口的所在,在中文里只能是镇,不可能是市。因此特色小镇中的镇这个词,仅具有英文“city”的部分内涵。
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。特色小镇概念,关键是既“特”又“小”,至于“镇”的概念实际并不重要。因为在浙江特定空间格局下,只要可以称为“特”,即使“小”,也一定会聚集一堆人、一堆产业和一堆机构,就大致能符合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集镇的定义,以及符合英文中关于“town”的定义,以及很可能有部分“city”的内涵。
从这里也可看出,特色小镇不一定非是行政区划不可。如转塘的云栖小镇,其实就是特色产业集聚区。又如南浔区当前正在建设发展中的荻港渔村,依托紧邻的古村,以及规划中的凤凰洲生态养老项目,可完全形成一个较具规模,以休闲旅游养生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,也能说是一个较具扩展性的特色小镇。
如何定义“小”的上限呢?以参与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的经验,特色小镇以不大于10平方公里、10万人口为宜,且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以一批不超过3至5平方公里和3至5万人的镇及产业集聚区为主。
这可以有三方面理由。一是从主观判断出发,即超过10平方公里和10万人的一个集聚空间,或许就不能再称之为小。二是根据实证分析形成,2013年,全省27个参与小城市试点培育的镇,有19个镇的建成区非流动人口在10万人以下,有13个镇的建成区面积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下,绝大多数镇的发展,可能较难逾越10万人口的“坎”。三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而定,上限适当高一些,实际在做的工作可以比较主动,比较有弹性,同时也使得特色小镇可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发展概念。设定这一上限,实际也是兼顾多方因素的一个权衡。
特色小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,就是可扩展性。这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模扩张概念,而是在不具有或较少空间扩张状况下,具备比较好的品质提升、特色增强以及销售规模扩张的发展前途。并不是所有特色小镇都是可扩展的,有些资源稀缺和需求特定的特色小镇,关键是做强特色和提升品质,并不是特别需要或较少需要其全面的可扩展性。如奉化溪口镇,就应该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态镇。但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,应该具有很强的扩展前景,这也正是发展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目标。